|
土壤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,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(砂粒、土粒和胶粒)就是土壤的矿物质成分。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,其质量约占土壤固体质量的90%以上。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,不仅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及肥力,而且通过农业生态系统或环境的其他要素,直接、间接地影响人类的健康。 土壤矿物质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,原生矿物在形态上是单独的矿物晶体,成分则与原始母岩一致,没发生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,它其实是岩屑进一步受到分解、破坏和分散后产生的产物.通常来说多是一些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矿物,如石英和某些长石类矿物。次生矿物则在性质和成分上发生了变化,它是原生矿物受到化学风化或蚀变后产生的新型矿物,如铝硅酸盐黏粒(高岭石、蒙脱石、伊利石等)和铁、铝的氧化物等。 土壤的原生矿物是土壤中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,主要包括硅酸盐类矿物、氧化物类矿物、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等。硅酸盐类矿物主要有长石类和铁镁矿物等。它们风化后提供给土壤和植物大量的钾、钙、钠、镁、铁、铝等营养元素;氧化物类主要是石英,虽然对植物的意义不大,但它是土壤砂粒的主要成分;土壤硫化物主要是铁的硫化物,极易风化,是使土壤和植物中硫元素的主要来源,同时,土壤中的硫参与了许多氧化还原和溶解一沉淀反应,对土壤重金属等的迁移转化起重要作用,磷酸盐类矿物主要是磷灰石,它是土壤磷元素的重要来源,同时其风化产物中也包含氟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元素。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简单盐类、三氧化物类和次生硅酸盐类。次生矿物是土壤黏粒和土壤胶体的组成部分,土壤很多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,如黏性、吸附性等部与次生矿物有关.土壤的这些理化性质不仅影响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,而且对土壤中的重金属、农药等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有效性也产生重要的影响。 分析项目包括二氧化硅、氧化铁、氧化铝、氧化钙、氧化镁、氧化钛、氧化锰、氧化钾、氧化钠、五氧化二磷、烧失量等。 |